家访是一场教育的旅行,穿越星夜与晨曦,只为那一颗炽热的初心。贺站小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或是单亲家庭,上网课不自觉的同学有很多,有的学生不能按时上课,有上一会儿就离线的,有的学生边上课边玩其它东西,有上课时发表与教学无关评论的,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抄作业上交的,还有的上网课玩游戏,或者把手机挂在线上人却不知去向的,还有因为家庭原因没有手机、网络而不能上课的孩子等等。
针对上述问题,老师们也想了许多办法,如上课老师提前5分钟进课堂,清查学生人数,没进课堂就在群里喊话,再不进课堂就打电话及时联系家长。连视频观察每个学生学习情况,提问互动尽量照顾习惯差的孩子,但这些手段不起作用的孩子就要家访了,贺站小学实地家访首先是老师自觉行动,如一年级有个孩子每天进课堂迟到,班主任方翠玲老师到他家里去了五次,他奶奶在家带他,说管不了他,方老师当面与孩子沟通,要求他按时上课,要他听奶奶的话,一有问题就到他家去督促他。四年级有个秦姓学生是留守儿童,奶奶不会弄手机,班主任郑老师就先是借手机给她用,帮他安装微信,帮她连接网络,帮她加入班级群,与远在外地打工的家长联系,想办法解决她上网课遇到的各种困难。六年级有个吕姓学生上课总是网络延迟、卡顿,老师问他原因说是手机不好、网络差,数学老师程永红老师到他家去发现他把差手机挂着听课,另拿一个好手机在玩游戏,数学老师把这情况跟班主任讲了后,班主任老师就和他商量,一个老师上网课,另一个老师就去下乡巡查,看学生上网课情况,他们去巡查后发现有学生家里学习环境不好,有的光线不足,有的学生在前面学习,家里人在后面打麻将,曾老师就和家长沟通,解决孩子学习环境问题,对于学习不自觉的学生,通过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,曾老师和程老师说,虽然累些,但这样做效果有保证,我们的家访就要继续下去,他们这样做法在学校交流后,大家都觉得不错,就形成了制度,上网课的上网课,不上网课就去轮流家访,学校计入一定工作量,有的学生被多次家访后,不敢随便敷衍上课了,教学效果大大提高,人都是有惰性的,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,既要有教育沟通,又要有督促检查,才能最大可能保证成效,当然,家访还可以针对心理状况出现不对苗头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,消除隐患于萌芽。
家访,是一场美丽的教育行走,虽然我们叩响的是一扇扇家门,但打开的却是一个个学生的心门。家访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心灵的距离,还收获了家长的信任和理解,搭建起了家校沟通的温馨桥梁。